盐城东台亚德业不锈钢平板造型丰富
不锈钢板表面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使用。虽然这种优劣主要受热处理后的酸洗工序决定的,但假如热处理产生的表面氧化皮不合格的话,也会使得不锈钢板的表面不均匀。所以在进行热处理时,必须要均匀的生成氧化皮。
不锈钢板加工
而要做到点,在加热时不锈钢板件的表面如果附着油,在油附着部位的氧化皮厚度与其他部分的氧化皮厚度和组成不同的话,也容易导致渗碳。并且氧化皮下的基体金属就会被渗碳的部分侵蚀。所以操作者一定不要用手去直接摸不锈钢件,也不能让工件沾上油污。一定要佩戴干净的手套操作。
不锈钢工件上表面有杂物时,必须清除,不然加热时会对氧化皮造成影响。
火焰直接接触的不锈钢表面和没接触的表面所生成的氧化皮有一定区别,所以加热时必需要让不锈钢板件不直接接触火焰口。
另外如果不锈钢板件的局部在热处理前有残存的氧化皮,则在加热后就会有氧化皮残存的部位和没有氧化皮的部位,则会出现氧化皮的厚度和成分上的差别,从而使得酸洗后不锈钢板面不均匀,所以不但要注意最终的不锈钢板的热处理,中间的热处理和酸洗也要关注。
当然,想要提高不锈钢板的成品质量,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精度高的设备。
此外由于不锈钢板在加工过程中冲压加工性能一般不是很好,不锈钢板冲压时的特点较多,主要是屈服点高、硬度高、冷作硬化效应显着、易出现裂口等缺陷,板子的导热性比普通碳钢差,所以变形力大、冲裁力和拉深力大。在拉深时塑性变形剧烈硬化,薄板拉深容易起皱或掉底。板子的拉深模具容易产生粘接瘤现象,使得不锈钢零件外径严重划伤。使得冲压质量和生产效率会有很大影响。
如此就要求在冲压加工过程中从模具结构、模具资料、热处置及润滑等方面着手,提高零件质量和模具寿命,才能更好地解决不锈钢冲压过程中已有的问题。
不锈钢的拉伸模表面质量要求很高。比较低的表面粗糙度可以起到减摩和提高抗粘合性的作用。所以拉伸模在进行了磨削加工后,更重要的是去除加工痕迹。并且在模具制造中通常会无视研磨和抛光工序。需要说的是在整个不锈钢拉伸模具加工过程中,抛磨工作量要占三分之一,这是因为不锈钢产品的外观质量很大程度上受模具的抛磨技术影响。模具表面粗糙度降低,模具的修磨次数也相应减少,模具使用寿命相应地得到提高。假如模具表面抛磨不够,加上不锈钢薄板拉伸容易引发粘结瘤的特点,所以在拉伸出来的产品划痕严重。并且产品上的这些划痕用抛光处理来解决既费时又达不到效果。所以要在模具抛磨工序上下大的功夫,只有模具表面加工精度提高才能减少产品的划痕,模具的修模寿命才可以获得大幅度提高。
点腐蚀:点腐蚀是指在金属材料表面大部分不腐蚀或腐蚀轻微而分散发生高度的部腐蚀,常见蚀点的尺寸小于1.00mm,深度往往大于表面孔径,轻者有较浅的蚀坑,严重的甚至形成穿孔。晶间腐蚀:晶粒间界是结晶学取向不同的晶粒间紊乱错合的界城,因而,它们是钢中各种溶质元素偏析或金属化合物(如碳化物和δ相)沉淀析出的有利区城。因此,在某些腐蚀介质中,晶粒间界可能先行被腐蚀乃是不足为奇的。这种类型的腐蚀被称为晶间腐蚀,大多数的金属和合金在特定的腐蚀介质中都可能呈现晶间腐蚀。晶间腐蚀是一种有选择性的腐蚀破坏,它与一般选择性腐蚀不同之处在于,腐蚀的部性是显微尺度的,而宏观上不一定是部的。
认识了这一影响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同的使用要求出发,选择不同含碳量的不锈钢。例如工业中应用广泛的,也是起码的不锈钢——0Crl3~4Cr13这五个钢号的标准含铬量规定为12~14%,就是把碳要与铬形成碳化铬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才决定的,目的即在于使碳与铬结合成碳化铬以后,固溶体中的含铬量不致低于11.7%这一限度的含铬量。就这五个钢号来说由于含碳量不同,强度与耐腐蚀性能也是有区别的,0Cr13~2Crl3钢的耐腐蚀性较好但强度低于3Crl3和4Cr13钢,多用于制造结构零件,后两个钢号由于含碳较高而可获得高的强度多用于制造弹簧、刀具等要求高强度及耐磨的零件。又如为了克服18-8铬镍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可以将钢的含碳量降至0.03%以下,或者加入比铬和碳亲和力更大的元素(钛或铌),使之不形成碳化铬,再如当高硬度与耐磨性成为主要要求时,我们可以在增加钢的含碳量的同时适当地提高含铬量,做到既满足硬度与耐磨性的要求,又兼顾—定的耐腐蚀功能,工业上用作轴承、量具与刃具有不锈钢9Cr18和9Cr17MoVCo钢,含碳量虽高达0.85~0.95%,由于它们的含铬量也相应地提高了,所以仍了耐腐蚀的要求。